记满地可华人联合总会40年历程

在蒙特利尔和煦的夏阳下,走过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唐人街,红墙黄瓦的中式牌楼、威风凛凛的石狮,在灿烂的阳光下庄重威严,它们既见证了唐人街的沧桑,又讲述着蒙特利尔华人栉风沐雨的创业历程。此行,我要去拜访一位蒙特利尔华埠德高望重的长者——邵礼平。

耕耘华社 服务侨胞四十载 

心系桑梓 传播文化赤子情 

 ——记满地可华人联合总会40年历程

 

 《七天》记者 董岩

邵礼平先生是蒙特利尔著名的爱国侨领、满地可华人联合总会现任主席,同时也是一位蒙城知名中医。

今年,是华总会成立四十周年,作为华总会现任主席,邵主席见证了华总会发展史上成就与艰辛共存、荣誉与挑战同在的四十年。

 他虽已届耄耋,银丝飘飘,却精神矍铄,思路清晰,温文有礼,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儒雅之风。移民加拿大37年,老家广东南海的口音却依然藏在深处。

华总会现任主席邵礼平接受七天记者采访   摄影:尹灵

这次采访的地点是邵礼平先生的中医诊所,闻着久违的中草药特有的味道,听着他娓娓的讲述,一部华总会发展的长卷在眼前慢慢展开。

团结华社的组织

“满地可”是讲粤语的早期华裔移民对蒙特利尔的称呼。满地可华人联合总会,常常被大家亲切地简称为“华总会”,在华社每年举行的重大活动中,比如加拿大国庆日游行、魁北克省庆日游行、春节庆祝等,在救灾、演出、维护祖籍国形象、尊严等多个场合,“华总会”这个名字常常映入人们的眼帘。

这个成立于1977年5月3日的组织,今年满40周年了,邵礼平先生介绍说,“它是目前蒙特利尔华人社区参加社团最多、代表性最强的组织。”

邵主席告诉记者:华总会的财产归全侨所有, 凡18岁或以上具加拿大永久居留权、居住在魁北克的华侨华人都可以登记入会。

华总会成立的宗旨是: 遵守加拿大三级政府的一切法令、团结魁北克省全体华人及华人社团,向政府争取合法权益兴办华人各种福利事业、加强与其他族裔社团的团结交流, 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加中文化交流和加中人民友谊。

华总会委员会由21位委员组成,由会员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任期4年,均是无薪酬的义工。

现届主席为邵礼平,副主席为曹寿康、林典、 李浪、孙广清。办公地址在唐人街西边的牌楼旁的华人大楼里。

沧桑岁月 辛勤耕耘

加拿大的华人华侨社团众多,但许多都是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甚至出现“华人相轻”而内耗不断。作为加拿大第二大城市的蒙特利尔,四十年前的华埠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在华总会成立之前,一些蒙特利尔侨界的有识之士觉得蒙特利尔华人侨团数目不少,但力量分散,不利于争取和维护华侨华人的正当权益。经大家商议决定成立这个代表全侨为全侨服务的非牟利、非政治、非宗教性的民间联合侨团组织。于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华人联合总会诞生了。

历届华总会主席为李植荣、谭振樵、黄树安、谭正清、王俊勤、伍活衡、邵礼平。

尽管他们有不同的立场观点和工作方法, 但把华总会的工作做好, 把华总会发展好是各位侨领共同的愿望。

四十年的历程不是一条平坦之路, 有成功也有失败, 有辉煌也有失落。

今天的华总会拥有数百万元的物业,更有着令蒙特利尔其他族裔尊重的社会地位, 都有赖于历届主席和华总会成员们的辛勤付出!

1、1977–1981年李植荣任第一、二届主席

李植荣先生是华总会创会主席。

加拿大联邦政府在蒙特利尔的办公大楼,Complexe Guy-Favreau ,被华人称作联邦大楼。华总会成立之初,就遇到了联邦政府打算利用华埠土地建这座大楼的问题。

当年的这块区域,都是非常破旧低矮的房子。联邦政府准备拆迁旧房,盖一座高楼,居住在唐人街的华侨华人们非常担心,因为如此一来就把华埠向外发展的空间堵死了。

首届华总会领导在李植荣带领下向联邦政府发出反对意见,几经波折,最后联邦政府答应华人社区两件事:一是联邦大楼建成后,在一楼大堂设置长者休息休闲区;二是联邦大楼内一楼商业及高层住宅优先开放给华裔租用。

2、1981–1988年谭振樵任第三、四、五届主席

1981年市政府准备扩宽St-Urbain街的华埠地段, 需要拆掉李氏公所的部分楼房, 遭李氏乡亲极力反对, 因为公所建筑是先侨留下的物业,极具纪念意义。

李氏要求总会帮助说服市政府取消决定, 总会经讨论后发动全侨一起签名反对市府这一决定。随后,由华总会作代表与市政府进行谈判,最后政府收回成命,楼房得以保留。

此外,华总会积极帮助侨社争取利益,敦促联邦政府把座落在211  De La Gauchetiere的大楼(即今天的社团大楼)的土地赠与华总会。在华总会努力之下,联邦政府只象征性地收取了一元钱!

为了使长者和低收入人士在华埠有居所,华总会牵头向市政府申请补助筹建华人大楼,最后获三级政府资助加上银行贷款共 400多万元,其中联邦政府150万元、省政府6万元, 建成了11层的华人大楼。这座大楼目前依然伫立在唐人街,当时82 个华裔家庭得以入住,地下层大礼堂修缮之后成为华人们文体活动的主要场所。

接着,华总会以年租1元、租期25年(后延长至52年) 取得“垃圾房”的使用权,以备建文化宫之用。

为建设文化宮预先取得了赵朴初先生“文化宫”书法墨宝。

1986年,第六届华总会执委会提出“非驾驭于人,乃服务于人”的口号,强调要加强华人社会团结,表明了华总会服务华人的决心。

谭振樵主席对总会与华人社区贡献良多。

3、1988–1992年谭正清任第六、七届主席

谭正清主席提出了筹建文化宫计划,并筹得数十万元,但因各种原因文化宫项目未能启动。

4、1992–1996年黄树安任第八、九届主席

为支付华总会开支和筹备文化宫建设,黄树安主席先后自己捐款12万元,并为梦湖园建设捐款70万元,他为华人社区所作的贡献受到华人社区与其他族裔社会的认同与肯定。

5、1996–2002年谭正清任第十、十一届主席

继续为筹建文化宫准备,但因资金欠缺,把社团大楼按押给银行借贷 20万元。

6、2002–2007年王俊勤任第十二、十三届主席

经全侨努力,王俊勤主席任内,终于获得三级政府资助约620万元,筹款约60万元、银行贷款约150万元于2005年建成文化宫。但文化宫建成后,王俊勤主席认为文化宫脱离总会更有利于其运作和发展,但令他始料不及的是,正因为文化宫脱离总会而埋下了日后破产的隐患。

这一届副主席王李芹美向政府房管部申请,获政府担保借款230万元,追回建厦时建筑公司拖欠不还的10万元预付款及申请被政府房管部门沒收的50万元回归总会,总会利用这290万元全面翻新了华人大楼。

7、2007–2011年邵礼平任第十四、十五届主席

邵礼平主席在第十四届接任时,总会经济情况并不好,不包括银行贷款欠外债近20万元,这些债项包括委员借出、三个律师费、会计师费、市府地税、保险费、电费等。

由于欠债的原因,社团大楼入不敷出。前两届用钱欠节俭,滥请律师,比如与律师通电话,一次的电话咨询费就二百多元。活动搞排场,如庆祝中秋节,单是灯笼、旗帜、襟花等就用去四千元,出本小册子也花去两千多元。还有打造石膏人头像等也花数千元等浪费现象。

而社团大楼内部,由于年久失修,电线、水管、门窗多处破烂,屋顶急需更换,低层因潮湿滋生的霉菌散布在地板墙面,极大地影响了住客的健康。种种问题都需要尽快着手解决。

邵主席介绍说,“财政收支不平衡,债项只会越来越多。为了彻底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决定请求政府资助彻底翻新社团大楼。”“经努力,最终取得省市政府有关部门资助共180万元。加上银行贷款150万元,把社团大楼完全翻新后还增加了12个住户单位,并向政府申请给予22户低收入长者获政府房租补助。经委员们努力,不仅使社团大楼 32 家住上廉租新居,也还清了除银行贷款外的所有债项,从此财政收支平衡且略有盈余,这是这届委员们为华人社区做出的一大贡献!”

8、2011–2013年伍活衡任第十六届华总会主席

继续完善社团大楼的翻新工程各项后期工作。

9、2013–2017年邵礼平任第十七届主席

鉴于社区发展的新形势,2015年,华总会修订了新章程,把委员任期从两年改为四年,这有利于总会制订较长远的发展规划、同时减少了因选举而花费无谓的时间和金钱。

在邵主席眼中,使长者居有屋,努力建设一个敦睦相宜的华人社区,是华总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2017年开始,在邵主席倡导之下,华总会开始向优秀华裔学子颁发奖学金。过去延续下来的每年举办庆祝春节和中秋节的晚会让大家济济一堂。节庆日还邀请华人大楼和社团大楼所有住户免费用餐。

华总会春节晚会暨优秀学生奖学金颁奖典礼

心系桑梓 义行天下

“施乐行善”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德无言,困难面前彰显赤子深情。

四十年来,华总会积极参与加拿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帮助华人积极融入加拿大社会,组织华人社区热心捐助各项公益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致力于促进祖籍国和平统一的伟业,深受侨胞拥戴。

 

华人社区联合举办中国国庆活动

华人社区热爱加拿大,但心系家乡,心系祖籍国的赤子之心不会改变。这些年来,在接待迎送祖籍国驻加工作人员到任离任、侨界欢迎中国政府代表团,特别是2016年9月李克强总理到访蒙特利尔,大多都由华总会牵头。

 

华人社区欢迎国务院侨办裘援平主任访问蒙特利尔

每当发生自然灾害,华总会总会挺身而出,组织全侨赈灾捐助,向人间播撒爱心。

1、2008年春中国发生十多省市冰雪灾,总会领导全侨筹款约2.7万元;

2、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领导全侨四个月时间共筹款超过70万元;

3、2009年8月16日华总会成立32周年晚会,得知台湾地区发生水灾,现场发动侨胞捐款共5000元交红十字会转台湾灾区;

4、2010年1月海地地震共筹款25038元交红十字会转;

5、2014年云南地震筹15300元交总领馆转;

6、2014年7月22日海南省发生台风灾,随即与海南同乡会合作共筹约4万元;

7、2016年5月为阿伯塔森林大火筹款七万元送红十字会转阿省。

海外弘扬中华文化

为弘扬和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加强海外侨胞与祖籍国丝丝缕缕的联系,华总会组织和领导侨团开展了大量中加文化交流活动,对接资源,为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的规模化、常态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近年来,由华总会牵头,致力于向其他族裔介绍中华文化,举办了多场文化活动,为海外华裔赢得了更多尊重和理解。

1、2012年10月接待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来蒙演出;

2、2013年2月举办“广东文化周”向大家介绍广东及杂技武术表演;

3、2014年接待广东省木偶剧团来蒙演出;

4、2015年接待广州珠江交响乐团来蒙演出大型交响乐“惮颂六祖”及“黄河”钢琴协奏曲。

赤子情怀 促统一 维和平

虽然与祖籍国远隔万里重洋,但海外赤子心目中,中国的一草一木都始终牵挂在心。

1、2002年10月,华总会领导成立了“满地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2016年 3月重新注册,加強领导、开展活动,并更名为“加拿大(蒙特利尔)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联盟”;

2、2015年7月召开蒙特利尔侨学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及图片展览,赵江平总领事出席并演讲;

3、为支援中国南海事务问題立场,华总会、促统会和华商会于2016年5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暨侨学界座谈会,用历史和法理有力地说明了南海岛礁是属于中国的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会后并发表了“关于支持中国处理南海事务立场的声明”和“致特鲁多总理的信”。7月13日发表“有关南海仲裁的严正声明”,声明表明坚决反对七月十二日海牙仲裁庭的仲裁結果。

四十年风雨,华总会努力凝聚侨心、维护侨益,始终服务侨民、壮大侨力,在蒙特利尔华人筚路蓝缕的移民和创业历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十岁,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步入中年、成熟的年纪;对满地可华人联合总会而言,四十岁,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与更大的担当。

 

邵礼平先生在华总会办公室  摄影:尹灵

浓浓桑梓情,拳拳报国心。已届耄耋之年的华总会主席邵礼平依然忙碌着,还在思索如何发展华总会,在他心中,服务侨社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我们有理由相信,“满地可华人联合总会”这一蒙特利尔华人的联合组织,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一如既往地带领蒙特利尔华人,为加拿大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在加拿大华人移民史上写下更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董岩

摄影:尹灵

编辑:独玉  胡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