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历程:谈谈初建华总会感受

谭振樵

满地可华人联合总会, 实际上是当年客观环境下的需求和热心人士的积极精神, 两者结合而成的” 全侨代表机构”。

上个世纪 70 年代初期, 当加拿大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 曾为全侨做过好多善事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会馆” 却开始沉寂下来, 在满地可再也没有任何机构可为华人发声, 更没有一位有力的代表与三级政府沟通, 连合法应得的权益也无法争取。 三级政府需要与华人联系, 往往只能与基督教 ”长老会”陈保罗牧师或天主堂杜宝田神父接触。 记得 70年代初, 应是 1972 年, 魁北克省政府需要三位华人当移民顾问; 但省政府尊重华人的好意却变成一次丢脸事故: 双方代表 (不说左右也罢) 在省府人员面前大吵起来,互相指责对方没资格代表全侨。 结果, 双方均不获得认可, 华人的颜面丢尽。 这事件的发生, 使全侨有种廹切感, 要尽快筹建一个能受各方尊重与接受的代表机构, 为华人争取合法权益。 于是, 有 20 位人士 (包 括张锦辉、 黎叔贤医生、 陈保罗牧师、 杜宝田神父、 古风英、 林良任、 谢文彬等人士), 联名发出通告: 订定日期与地点召开 ’’ 全侨会议”。

上述通告收到预期的效果。 我们” 天利公司 ’’ 也接到邀请, 我代表参加了该次会议, 地点在唐人街当年” 长老会” 四楼举行 (这块地方的楼宇随后为联邦政府征收建成现在的联邦政府大厦即 Guy Favreau Complex) 。那是一 个风和月丽的晚上, 参加人数估计超过 100 人, 代表性广泛, 包括医生、 工程师、宗教界、 商界、 夕馆、 地产, 社团领导等方方面面人 士。 真是一次空前的大规模会议, 那种热情与冀望确实难以形容, 因为与会者都期待着有一个包含广泛而又能代表全侨的机构诞生。会议开始时, 由张锦辉担任临时主席, 谢文彬为记录,开始,大家围绕组建一个有代表性机构问题发言踊跃, 也很有建设性, 但后来的发言与当初的意愿离题甚远; 洪门与东风社要求建文化宫和体育馆, 他们认为青年移民多了, 要有正当场所供年青人交流与活动, 长老会与天主堂却要求建老人院与平价居住楼宇, 以使逐年增加的老侨和新移民都有安居之处。三方人士争论不休, 坚持己见, 似乎没有融合的余地。 当时张锦辉一时冲动, 即辞去临时主席一职, 不干了! 一分会场一片静寂。 但是大家仍希望能把会议开好; 随后选出陈保罗牧师为大会临时主席, 谢文彬先生仍任记录, 在陈牧师主持下, 情况有所好转, 但三方人士仍各持己见。 我当时发言: 【首先大家不要争论建” 活动场所” 或建” 老人院与平价屋” 问题,没有一个能代表全侨机构与政府构通, 一切都是空 谈!】 接着我建议: 【第一, 筹建一个代表全侨机构, 第二, 该组织是临时性或长期性? 如同意第二点, 当前就要选出筹备小组。】我将争论拉回正题。

经过讨论, 大家同意推选候选人, 成立筹委会, 由筹委会产生” 代表全侨机构”。即席提名十分热烈, 当时候选人多达三十位。 以举手方式表决, 得票最多者前十三名组成筹委会, 我本人也成为其中一员。 这个筹委会,洪门与东风社占八位, 其他的只占少数, 造成后来每次开会, 出席人数寥寥无几。 工作没有进展, 一搁就是两年。曾经有人建议用” 提名协商” 办法推荐候选人, 然后选举成立“全侨委员会”, 由于筹委会中某方面人数多, 即使提了名也不能令其他筹委满意, 也就毋从协商, 正是这个难题又使工作拖下去。 最后, 由 李植荣先生、 陈保罗牧师、 杜宝田神父与洪门等多方人士商 议, 成立一个由李植荣为组长的” 五人提名小组”授 予全权, 由小组提名共同协商, 一经五人小组认可, 则被提名者就无须经全体投票, 即成为” 全侨委员会” 成员, 五人提名小组就用这种方式产生 21 位委员,即第一届委员会。 这就是华总会理事会之雏形。

会议决定取名为” 满地可华人联合中心” 一 即满地可华人联合总会前身 ( Montreal Chinese Commune United Center) , 并选出以李植荣为主席的第一届委员会, 考虑到侨胞们的政治敏感,从” 五人提名小组 ”始, 要走” 中间路线”, 免得再引起没完没了的争辩。 因而我建议“中心” 内设立主席团(相当常务委员会) 集体领导, 以求不偏不倚。 主席团包括一正四副: 主席李植荣、 副李伟棋、 谭焯屏、 吴云峰 (兼秘书长)、 邝雷翠玲 (女) 。 这五人基本上兼顾了各方代表。 当然主席团以下有秘书处以及各部门人选。 就这样, 总会第一届委员会顺利诞生了, 任期两年。
第一二届沿用” 中心” 两字, 至第三届各委员认为” 中心” 二字带商业味浓,” 总会” 两字更具社团代表 全侨意识。 由黄国俊, 谭文彬两位建议; 最后全体通 过” 中心” 改为” 总会”, 但法、 英文名称仍依旧, 沿用至今。

当初之总会, 机构虽己建立, 但没地址亦没资金困难重重, 开会时许多委员经常缺席, 特别是第二届期满 时, 召开全侨大会进行选举, 但出席人数只有七人, 远远不足法定人数。 夕馆会有见于此, 即动员同业大力支持, 鼎力相助, 顺利产生了第三届委员。 接着有幸出现了一个机遇一一联邦政府提出平价屋宇计划。 打铁趁热, 总会即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 开始进行筹建楼宇的各项计划。 。 。 。 。 。